无标题文档
|
>>新闻动态 |
|
【交通部5号令为卫星导航市场增量百亿元 北斗产业机会巨大】
|
与“两客一危”9个省的覆盖范围相比,此次5号令所针对的则是全国范围的旅游客车、包车客车、三类及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。不过,由于五号令没有明确指定必须要用北斗终端,北斗产业能否从中受益呢? 对于5号令的实施,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(北斗办)专家组成员胡刚认为,5号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推动北斗,而是要解决大型运输车辆的交通安全。胡刚举例,如同美国9.11之后政府要求手机具有GPS定位功能,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公共安全,并不是为了推动GPS的发展。不过,有了巨大的市场应用需求,相关企业纷纷跟进,最后实现了GPS产业的发展。 同样,“5号令具有一定的导向性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北斗产业的发展。”胡刚表示。 5号令能够直接为卫星导航产业带来多大的市场容量,行业观察者太月向记者算了一笔账。他表示,从交通部相关部门和资深行业人士处获得的数据显示,现有已进入运输市场符合5号令要求车辆(保有量)估计近500万台,按基本价格800元/台计算(含一年服务费),市场规模近40亿元。同时,预计每年新增100万台符合5号令要求的车辆,按800元/台算,预计每年新增市场规模将达8亿元。他指出,每台终端的月运营服务费在30元左右,每台一年的运营费近400元,500万台的运营费近20亿元。如果5号令完全启动之后,可以为卫星导航市场增量近百亿元。 “这只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算值,因为部分区域市场采取一定的限制政策,价格可能更高,实际市场容量可能会更大。” 太月指出,对北斗而言,5号令将能够为卫星导航产业带来可观的产值。 作为卫星导航一部分的北斗机会有多大,胡刚分析认为:“从安全角度出发,车辆运输企业会优先考虑北斗终端。此外,目前北斗终端和GPS终端价格差距不大,并且多数具备北斗功能的车辆记录仪也兼具GPS功能。当北斗企业的市场策略和产品质量到位后,能够为北斗带来比较理想的市场份额。”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,行业观察者太月指出,5号令实施也将使得资本市场上的北斗概念股受益。比如终端和运营企业,如海格通信、中国卫星、深圳赛格;芯片企业如华力创通、北斗星通(和芯星通)、振芯科技、同洲电子;地图企业如四维图新等地图软件企业 |
|
|
>>返回上一页 ↑返回顶部 |
|
|
 |
|